Home [讀書筆記] 一週工作4小時: 擺脫朝九晚五的窮忙生活,晉身「新富族」!
Post
Cancel

[讀書筆記] 一週工作4小時: 擺脫朝九晚五的窮忙生活,晉身「新富族」!

讀完這本《一週工作四小時》後, 讓我產生了許多在工作上及生活上的新想法,跳脫朝九晚五的社會框架、拒當社畜、 認識了新富族、發掘了更多生活型態的可能性。在這篇文章裡,我將會分享我原先既有的一些想法、 這本書所提出的內容,最後是我之後可能會做的一些改變!

每當發現自己屬於多數陣營時,就是你停下來三思的時候 - 馬克.吐溫

Book: Four Hour Work Week

過去的想法

FIRE

FIRE(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)[1],財務自由、提早退休, 是我工作之後的幾年一直抱持著的想法,提早規劃退休,儘早儲蓄、投資,打造自己的被動收入, 等到被動收入可以支付你的生活支出的時候,蹦!自由了~可以不必為了討生活而工作, 擁有自由去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,這些都沒錯,也很棒,那問題在哪裡呢?

提早退休

想要每天醒來不用面對老闆工作上要求嗎?等退休; 想要冬天住在滑雪小屋,每天滑雪, 夏天住在海島別墅,每天躺在海灘做日光浴衝浪嗎?等退休; 想要找份對社會有貢獻、有意義的工作嗎? 等退休; 想要重拾荒廢已久或培養新的興趣嗎?等退休;

為了提早退休,於是在現在做了許多犧牲,我不能休太長的假,因為要賺錢,也怕被炒魷魚,我不能花大錢享受奢華的體驗, 因為要存起來,時間久了以後,就有夠多的被動收入可以資助我們想做的事。當我們每天的生活的目標都是為了提早退休, 就會變得只追逐金錢,而且有了藉口不去思考更重要的問題: 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? 我想要做什麼? 因為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理由來搪塞過去,也就是等退休再說、等有時間再說、等錢夠多了再說…

想要的生活

終於!熬了十幾年、二十幾年,退休的這天到來了(40幾歲退休還不賴吧?),突然間擁有了許多的時間,你卻不知道要做什麼, 或者是終於去做了你想做很久的事,結果卻發現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。

除去了所有不喜歡的事之後,迎來的不會是一個美好人生,而會是一片空白, 因為你不知道你想要追求的目標是什麼,有什麼夢想或是事物想要去體驗,過去的人生都在賺錢拼退休…

本書摘要

本書介紹了一群次文化人士: 新富族,以自由機動性作為新貨幣, 自己決定何時工作、何時追逐夢想、在哪裡生活的一群人。

作者提出四個步驟DEAL(Definition、Elimination、Automation、Liberation), 引導大家重新設計生活型態,並且自己親身實踐,可以在書中看到許多作者的經驗及故事。

D - 定義人生

什麼是新富族(New Rich),首先先來看看新富族跟延後人生族(工作 -> 儲蓄 -> 退休)的差別在哪吧!

comparasion between New Rich and Delay

所以,誰是新富族?

  • 重新安排個人行事曆的員工,他談出一份遠距的工作契約,用十分之一的時間達成百分之九十的產出, 因而得以自由地去各地滑雪,每月還能有兩週帶家人出門旅遊。
  • 刪去獲利最少的客戶與計畫的老闆,他將所有業務外包,在世界各地旅遊,蒐集罕見的歷史文件, 同時在網站上遠距工作,展示他的繪圖設計。
  • 選擇孤注一擲,拿出全部身家的學生,建立網路影片租借服務,從一小群HDTV愛好著的利基市場, 每月賺得五千美元的收入。這項每週兩小時的兼差,讓他能夠全職為動物全力奔走。

可以看出新富族他們都有以下的共同點:

有目標、夢想

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,想要做的事,而不是每天埋首於追求金錢、事業、名聲、家庭、生活的的各種瑣事、 而忽略了重要的問題,每天致力於除去不想做的事,渴望自由,卻不知道有了時間之後要幹嘛。

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怎麼辦呢?那更不能繼續埋首工作,要開始思考,並且行動跟實驗, 這邊我推薦另一本書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: 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》, 瘋狂地發想所有可能的選項,並打造原型去實驗,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時,唯有去做做看才會知道是否喜歡。

有錢又有閒

你可能會說我哪有那個錢和時間去做這些事!沒錯,目標就是要變得有錢又有閒,後面的EAL就是方法論, 教你如何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,以及金錢來資助你過上夢想中的生活。

  • E(Elimination),教你去除掉所以不必要花費的時間,維持大部分的產出但同時多出許多時間。
  • A(Automation),打造自動創造收入的資產,重點目標是不要花費你的時間,自動的進帳。
  • L(Liberation),逍遙自由的機動性,能讓你的財富自動倍增!

E - 排除旁騖

80/20 Priciple and Parkinson's Law

八十/二十法則

八十/二十法則,80%果來自20%的因,在許多地方都能用上這個法則,比如說全世界的資產分配、 公司的大部分的利潤來自與少部分的客戶或產品、個人工作的時間與產出,本書作者很喜歡這個法則, 並在他其他的書裡也反覆提到,重點就是要找到那最重要的20%的事情,去掉80%的時間與精力, 達到足夠滿足的結果。

不必要、不重要的工作

作者在書中的例子是,他削減了95幾%的客戶及難搞的客戶,不做他們生意,把精力留給帶來大部分利潤的客戶, 那些即使你不用聯絡也會持續買單的客戶,結果就是,工作的時間可能只剩下原先的10%,快樂程度高上許多, 利潤卻只少掉一點。接著再研究在研究五大客戶的特徵,在下週延攬到三個相似的買家,四周下來,作者營收翻倍, 每週工時從80小時降到15小時!

不必要的資訊

大家每天花在閱讀新聞、滑臉書、PTT的時間有多少呢?這些資訊真的都有必要去知道嗎? 現代人吃進太多不具營養價值的空卡路里,資訊也是一樣,多數資訊不僅耗時,而且跟你的目標無關。

作者建議,每次要閱讀資訊時,問自己,對我而言,這項資訊有立即、重要的用途嗎? 單單是有關還不夠, 還必須是立即且重要的,如果資訊無法用在要事上,或是等你要用的時候也已經忘記了,那就等於無用的資訊。

帕金森定律

我們有多少的時間完成一項任務,我們就會花多少的時間完成,這就是帕金森定律。

每天朝九晚五工作的社會文化,讓我們必須每天在辦公室待上八個小時,就算工作不需要那麼久的時間來完成, 我們還是會被迫創造各種活動來填滿時間,如果我們有15小時,就會填滿15小時; 如果我們有8小時, 就會填滿8小時; 如果你急事,2個小時後要離開辦公室,那你就會神奇地在2個小時內完成工作。

世界上的每個人真的都需要八個小時來完成工作嗎?!這只是重量不重質的社會遺毒,應該要關注產出, 而不是在辦公室坐滿八小時,所以員工的下一步就是談出一份遠距工作的契約,好脫離辦公室的框架, 變得更有效率,這部分會在後面L的章節更多地討論。

A - 自動進帳

要想過上奢華生活,或是放手追逐夢想的一個重要要素就是: 收入, 在這一階段,就是要打造出可以自動帶來收入的事業,從尋找Idea、找出利基市場、 測試廣告效益,最後則是脫身及自動化。

因為這部分的內容我自己也沒有實踐,細節就不多在這裡分享了, 有興趣的讀者推薦你去書裡看看~

簡單分享一個點就是,你可能會覺得所有事情都自己來做比較省錢,自己當客服回覆客戶問題, 自己處理訂單、出貨,但以工程師的話來說,這樣就有兩個問題,一個是單點失敗,另一個是無法擴展

  • 單點失敗: 一但你不能工作了,整個事業就將無法運作,所以你只能一直一直不停地工作
  • 無法擴展: 當客戶越來越多時,總有一天你將會無法自行處理所有的業務

L - 逍遙自在

如果你每天只在辦公室工作1小時,我想大部分的老闆都會不高興, 為了能夠自由地掌握自己的時間、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,想辦法談出一份遠距工作契約將會是第一步。

比如當你有辦法做到達到相同產出,但只花1/4的時間時,如果你還待在辦公室,人們就會要求你繼續工作到八小時, 以達成4倍的產出,或者你就必須裝忙,來填滿這八小時,這就是社會框架下的辦公室文化。 所以作者在這一章節中,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地得到一份遠距的工作, 跟著書中人物的故事,策略性地、有方法地達成遠距工作的目標。

Summary

看完之後,非常興奮!立馬先查了一下東南亞各地的生活成本,結果發現去峇里島住一個月,大部分根本比住在台北便宜, 在曼谷住上五星級的飯店,擁有頂樓無邊際泳池及健身房,跟在台北租個鳥籠的價格也相去不遠,那我幹嘛要住在台北呢XD

Living in Bali

Living in Taipei

以上只是利用機動性達成最簡單的地理套利,想要體驗奢華的生活,沒有一定要成為億萬富翁, 賺錢不是目的,過上你想要過的生活才是。

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利多出來的時間,如果你想滑雪,何不直接住在北海道或阿爾卑斯山; 如果想學潛水,直接去到個海島國家; 如果你不想旅遊,就去做你任何想做的工作; 如果你不知道要幹嘛, 就趕快多多去體驗這個世界~

祝大家都有錢有閒,去實現自己的夢想,讓這世界變得更加美好,掰掰~👋

參考資料

  1. Playing with FIRE(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): 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Financial Freedom?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

[讀書筆記] 為什麼要睡覺? :睡出健康與學習力、夢出創意的新科學

RESTful API: How to design paths and identify resources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.